再谱治沙新篇章——甘肃省防沙治沙工作回顾作为全国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我省生态环境脆弱,风沙危害严重,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已成为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科学谋划防沙治沙。全省沙区将防沙治沙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促进沙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通过完善防沙治沙组织机构,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内陆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及生态恢复、沙区自然保护区及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等生态工程建设,大力开展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成就。推进工程治沙,全力改善沙区生态以前是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把苗保,治沙手段单一,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场长郭万刚说,到近十多年,治沙都是依靠工程推进,效率和效果都比我们单打独斗来得快。
进入2000年,八步沙的沙漠治理基本完成,林场也开始主动拓展林地管护范围,积极参与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开始了跨区域工程作业。2002年,林场承包了离八步沙25公里以外的11.4万亩荒漠,到2013年已彻底治理完毕,使当地的植被覆盖率从原来不足3%达到60%,昔日的荒漠变成了绿海。
由于林场一直以来是以承包的形式治沙,没有基本的组织机构,在治沙时经常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况。为此,林场还在2009年整合成立了有限责任公司,成为一个集造林绿化、防沙治沙、苗木培育为一体的专业绿化公司,走上了一条专业工程治沙之路。重点生态工程,一直在我省防沙治沙工作中起着主力军的作用。近年来,三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沙化土地封禁保护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有效带动了防沙治沙的整体推进。
2013年以来,我省敦煌等14个县市区先后被国家确定为全国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试点,封禁保护沙化土地19.1万公顷,进一步拓展了沙化土地综合治理思路,推进了全省防沙治沙整体进程。其中,我省开展的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监测评估,成为全国亮点。同时,有绿色长城之称的三北工程效益逐步显现,我省在河西北部风沙前沿逐步形成1200公里的防风固沙林带,营造农田林网8.7万公顷,治理大小风沙口470余处,控制流沙面积20多万公顷,使1400多个村庄免遭风沙危害。2011年《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规划》实施后,石羊河蔡旗断面过水量、地下水控制开采量两大约束性目标提前5年实现,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民勤地下水开采量控制在0.86亿立方米以内,地下水位由原来的4.02米上升到3.18米。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全省8个沙区市州累计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119万公顷,全省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分别减少19.14万公顷和7.42万公顷,呈现出双减双降的趋势。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明显好转,黑河和石羊河下游干涸多年的居延海和青土湖重现生机,分别形成40平方公里水域和10平方公里以上的湿地。
沙区植被覆盖度有所增加,沙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科学利用资源,有效发展沙区经济我省在防沙治沙进程中,充分利用沙区具有土地宽广、光热资源充足等特点,把环境建设、生态改善和农民增收、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在对沙区生态环境不构成威胁的前提下,适度发展沙区特色产业,达到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的目标。民勤县青土湖区域,曾是当地绿洲北部最大的风沙口。
近几年,当地在治沙造林、封沙育林的基础上建设了青土湖沙产业示范园。园区分为湿地保护旅游观光区、梭梭接种肉苁蓉示范区和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三个分区,总面积20万亩,其中梭梭接种肉苁蓉示范区3万亩。2013年,民勤芸丰苁蓉农民专业合作社承包青土湖治沙生态林2000亩,投资30万元开展梭梭接种肉苁蓉试验,到2016年共采挖肉苁蓉13吨,收入60万元。合作社理事长何德荣认为,发展梭梭接种肉苁蓉是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模式,道理很简单,肉苁蓉必须在梭梭的根部接种繁殖,梭梭树越多,我们的收入空间就越大。
何德荣说。在我省,沙区各地坚持治沙与治穷相结合,充分利用沙区资源,培育和发展沙产业。
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中药材、灌草饲料、经济林果、日光温室、沙漠养殖、产品加工、沙漠生态旅游等为主的沙区特色产业,开发出药品、保健品、食品、饮料、果品等一大批沙产业产品,涌现出一大批专业种植户、育苗大户、龙头加工企业,增加了就业岗位,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助推了精准扶贫。在张掖,当地围绕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沙产业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发展玉米制种、马铃薯、肉牛、果蔬等特色产业,创建特色品牌34个,标准化生产达17万公顷。据调查,我省已发展沙产业企业、基地1000余家,100多家企业年产值在100万元以上,全省沙产业累计产出153亿元。
随着沙区群众收入的增加,沙区民生的改善,当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得到增强,并且减少了对沙区资源的过度依赖,走出治理、破坏、再治理的恶性循环,形成治理、巩固、提高、发展的良性循环。沙区经济的发展已经开始反哺沙区生态建设,成为推动防沙治沙的不竭动力。创新工作模式,显著提升治沙认识防沙治沙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省坚持国家投入与全社会参与相结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治沙事业,积极为各种社会力量搭建平台、提供服务,同时探索深入开展群众性防沙治沙的新机制,形成了共同推进防沙治沙工作的强大合力。
2008年,省政府就出台了相关意见,鼓励单位和个人以产业开发经营方式从事沙化土地治理。随后,省发改、林业、国土等部门通过项目审批、政策落实、资金安排等方面倾斜,吸引一批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参与我省防沙治沙。
沙区各地鼓励多种社会经济成分参与防沙治沙,推行沙区造林优惠贷款、抵押贷款,允许流转经营,保障承包经营权等政策措施。在武威市,当地政府按照分沙到户、承包治理、开发经营、收益归己的原则,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能人大户承包造林合同管理模式,建立国家有投入、企业有赞助、科技作支撑、农民有收益的长效机制,全市承包到户面积12.1万公顷。
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防沙治沙的社会关注度明显提升。沙区各地按照分沙到户、承包治理、开发经营、收益归己的原则,在工程建设中大力推行专业队、专业公司造林,既提高了沙区造林的成活率和资金使用效益,又调动了农民参与治沙的积极性,以各种形式投身于沙化土地治理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甘肃治理荒漠化基金会通过吸收社会各界捐款,采用产业运作的方式为从事荒漠化治理的企业和个人提供资金援助,进而促使更多的单位和个人投身于荒漠化治理事业。
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团引领,全社会公众对防沙治沙的认识普遍提高,对改善沙区生态环境更加关注,关心、支持、参与防沙治沙事业的氛围日益浓厚。(记者陈泳)。
本文来源:必赢|bwin-www.tianyuanmall.cn